马里,这个位于西非的内陆国家,长期以来深陷动荡不安之中。政变、叛乱、宗教极端组织和部族武装冲突此起彼伏,使其成为非洲最动荡不安的地区之一。近年来,局势更是急转直下,最终导致中国政府于8月2日晚发布紧急通知,要求所有在马里中国人,特别是矿业从业人员,立即停止工作,撤离马里,并及时上报行踪信息。“立即”二字,凸显了事件的严重性,这并非一般的安全提醒,而是紧急撤侨的信号。
这一切的导火索,可以追溯到2023年马里的军事政变。在此之后,驻扎马里近十年的法国军队灰溜溜地撤离,未能有效控制当地的武装组织。此举为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兵的进入创造了条件。马里政府聘请瓦格纳负责治安和反恐,然而,这支雇佣兵部队并没有如预期般带来和平,反而在2024年7月遭遇了惨重打击。在马里北部的一次大规模伏击事件中,瓦格纳部队与马里政府军联合作战,却遭到“阿扎瓦德运动”武装分子的埋伏,数十人当场阵亡,血腥的场面令人触目惊心。
此后数月,马里局势持续恶化。“伊斯兰和穆斯林支援团”等极端宗教组织加紧对马里的袭击,目标已不局限于军营,还包括采金点、外国公司,甚至直接针对中国公民。7月份,一起发生在马里东北部、中国企业参与投资的金矿袭击事件,导致多名外国工人丧生,安全形势瞬间升级至红色警报。与此同时,马里政府与图阿雷格族地方武装“CSP”之间的冲突也骤然升级。双方于8月在基达尔地区爆发激烈冲突,彻底撕毁了2015年签署的和平协议。而基达尔地区,恰恰是许多中国矿业公司开采锂矿和黄金的主要区域,战争的爆发直接威胁到这些中国矿工的生命安全。
展开剩余63%面对日益恶化的局势,马里政府加大了军事投入。今年6月,俄罗斯向马里首都巴马科部署了苏-24M轰炸机,尽管这是苏联时代的过时机型,但这无疑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:俄罗斯将进一步加大对马里的军事介入,继续扮演马里政府“保安”的角色。
法国和瓦格纳的接连失败,使得中国在马里的处境更加微妙。中国企业在马里投资巨额资金,特别是在黄金和锂矿等新能源重要原料的开采领域。这些资源点大多位于冲突高发区,一旦失控,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。除了人员安全问题,中国企业的设备、投资和资源点都面临被袭击和破坏的风险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马里政府与西方的关系日益紧张,一旦发生意外,中国企业很可能成为替罪羊。
俄罗斯可以通过军事介入来维护其在马里的利益,但中国该如何应对?秉持“不干涉内政”原则的中国,如今面临着两难困境:不干涉,则自身利益受损;干涉,则可能被贴上“军事扩张”的标签,引发国际社会争议。
中国并非没有能力向马里地区投送力量,多年的护航编队、维和部队以及海外保障点的建设,为中国提供了足够的军事实力。但军事介入的政治风险极高,一旦中国军队进入马里,将直接卷入当地内战,并可能遭到西方媒体的恶意炒作。
因此,当前更现实的策略是,优先确保在马里中国公民的安全撤离,并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稳定局势,例如加强与马里政府的沟通,建立安全通道,或考虑短期派遣安保人员提供有限的保护。但这的前提是,俄罗斯能够有效控制局势。如果连俄罗斯都无法控制局势,那么中国将很难置身事外。
马里已成为一个“安全黑洞”,外国企业纷纷撤离,中国企业首当其冲。法国撤军,瓦格纳失败,俄罗斯加码,中国是否继续保持“局外人”身份?这是一个迫在眉睫,必须做出选择的难题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